9月5日,云南省总工会在云南省职工科技创新创意成果展上对第三批云南省职工“创新工作室”和“技师工作站”进行了命名,云南意昂3股份有限公司“晋崇奇高压电气职工技师工作站”被命名为“云南省职工技师工作站”,成为了15个云南省级技师工作站的其中一个。这是晋崇奇今年继荣获“第三批云岭首席技师”后的又一项殊荣。虽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获奖了,但是当站上领奖台上,接过这沉甸甸的奖状时,晋崇奇依然心潮澎湃。从当年的小学徒到现在的大师傅,二十四年职业生涯中初入职场的激动、身在工地一线的辛苦、面对工作瓶颈的踌躇、技术研究时的谨慎、完成工作后的喜悦,一幕幕的画面像是播放电影一样的浮现在他的眼前,这一刻他是多么的骄傲和自豪。
打牢基本功和培养兴趣同样重要
谈起当年还是小学徒的时光,晋崇奇记忆犹新的说,我是89年上的中专,当年报志愿的时候只能报中专或者高中,那时家里穷所以就选择了昆明冶金工业学校这所学校的中专,专业也是最后才选的,没想到这一选就坚持了小半辈子啊。92年毕业后我们同班10个同学就一起到当时还是红砖房的集团公司报道,随后分配到了安装股份公司试验检测所工作。
晋崇奇来到试验检测所后进入的第一个工地就是三炼钢项目。当时的昆钢三炼钢项目是经国家计委批准的我省八五期间重点建设工程。该项目也成为了公司的头号重点项目,近百号施工队伍的投入,无数设备的进场,让工程的施工建设更加的如火如荼。
三炼钢项目同步机可控硅励磁装置的安装调试工作一向是让公司技术人员头疼的难题,以前糖厂可控硅整流装置安装调试的时候都是请外公司的老师傅来协助,这次大家都牟足了劲,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突破这项技术。说来也巧,功课扎实的晋崇奇在学校里刚好学过变流技术,并且在毕业设计时研究的就是可控硅励磁装置。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上所收获的成就感让晋崇奇兴奋不已,跟着公司的专家们讨论学习,观察电工师傅们在实际调试中操作,再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理论与实操的摩擦让晋崇奇产生了兴趣的火花,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电气调试这个行业。晋崇奇的第二个工地是昌宁造纸厂。造纸工艺生产线有数百台电机要控制,供电有35kV和10kV,长网纸机拖动是可控硅供电的自控系统,还有12000A的电解可控硅供电装置。在学校学过的电气多门课程,在这里都有实物印证。
晋崇奇把这个工地当成了电工实习的练兵场。他干着最枯燥的活,白天蹲在设备之间的夹缝里把几十台电机的继电器拆下来,晚上又进行校验,第二天又再装上去,如此反复,踏踏实实闷头干活。通过实践的积累,他将变流技术,自控原理,高压配电设备,工厂供电等理论揉进了电气设备实物。在造纸厂摸爬滚打一年多,电气的“武功”有了十足的长进。
当别人问他为什么可以坚持24年从事电气安装调试不厌其烦且乐此不疲时,他说,可能自己感觉从事这项工作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吧,能学都尽量学,学着慢慢的感兴趣,有了自信,在工程中遇到问题能够经过思考和分析后把问题处理好,真的是一件感觉到自豪、满足的事情。
破格评职称靠的是实力
2001年,由于晋崇奇是中专学历,申报工程师时履职年限还不够,因此在初评中未能通过。一个评委在评审会上道出了晋崇奇的一次故障处理经历,使晋崇奇成功通过破格通过职称评审。
那是发生在五水厂臭氧车间的事。平常全自动运行的臭氧发生器突然开不起来了。在现场的臭氧公司专家查了一上午没结果,怀疑程序出了问题,急的焦头烂额,急忙打国际电话到苏黎世总部讨论故障的处理方法。就趁着这个空挡,公司的技术人员也介入检查。细心的晋崇奇观察到系统有“压力故障”的报警信息,就对压力开关,压力变送器进行检查,发现了其中有一个压力开关的压力整定值发生了变化。晋崇奇使用压力校验仪重新调整了压力开关的整定值。重新启动,臭氧生产系统又正常开起来了。晋崇奇仅用专家打电话的时间就使臭氧发生器系统又重新恢复了运行。等到专家打完电话回到现场一看,原来的故障消失了,系统也恢复正常运行。专家问明处理情况后,对晋崇奇称赞不已。
这个故事处理的介绍改变了评审的投票结果,复评通过。通过这件事使公司在市场上获得了口碑和荣耀,提高了品牌美誉度。使公司成功的承接了北教厂水厂、一水厂的电气、仪表自控工程以及自来水公司监测昆明市供水网络运行的无线数据监测网的建设项目,为公司在水厂建设领域的市场开拓奠定了基础。
电气专家 专治疑难杂症
2005年4月,韶钢AV63鼓风机组电气项目是公开在韶钢承接的第一个电气工程,当电气设备陆续进场后,项目上开始为如何将存在接口差异的西门子公司的电气设备和国内配套的电气设备相联通而头疼。如果请外方或者国内生产厂家更改接口,一方面是工期紧,时间不等人,另一方面是更改接口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增加成本。
晋崇奇在接到项目的求助后,马不停蹄的赶到了现场。面对西门子公司的英语资料,只会ABCD几个字母的晋崇奇拿出了借来的电气英语小词典,一个词一个词的翻查,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对照,仅仅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记熟了大部分常用的电气专业名词,虽然不会读不会写却看懂了图纸上的英文,并且将外方提供的资料与国内厂家的图纸融会贯通。结合现场的电气设备,晋崇奇根据电气原理,通过技术改造,增加了两台继电器后,满足了电气设备的控制要求。
项目结束后,业主向晋崇奇竖起了大拇指,获得了业主的肯定后,公司在韶钢陆续承接了多个电气施工项目。
2013年2月,牛栏江引水入滇工程8号施工隧道排水设备故障,导致地下水涌入淹没了两台施工用电变压器。由于现场周围设备众多,无法送出隧道交厂家维修。现场施工人员曾用将变压器芯吊高,周围加满碘钨灯烘烤。表面上湿气除了,绝缘电阻也上去了,但通电试验就跳闸,现场已无计可施。面对指挥部追责工期的拖延,集团公司想到了晋崇奇。接到任务后,晋崇奇立刻赶到现场,在仔细研究确认了问题所在后,凭借着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多年的施工经验,晋崇奇认为用传统的热油循环除湿法虽然有效但由于现场空间狭窄无法实现。最终,晋崇奇采用了变压器短路的方法,控制好电流大小,利用变压器绕组本身电流产生的热效应来烘烤,将温升控制在90℃左右,经过100个小时的烘烤,除尽了铁芯内的湿气。
晋崇奇有时就像是特种兵,在项目出现电气难题时迅速赶到,在各种恶劣条件下,完成作战任务。晋崇奇更像是主任医师,专门治理项目电气方面的疑难杂症,使电气设备排污除垢,让项目施工恢复“健康”。
技术革新 终成电气大师
云南曲靖越钢7万平方米煤气柜项目是公司的第一个EPC项目,也是晋崇奇担任项目经理以来最为重要的一个项目。当接到施工任务的那一刻,晋崇奇就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从供电系统,自动化仪表检测,自动控制系统,监控系统的设计,到设备、材料的采购,再到最后的安装调试和试运行投产,每一个细节他都不放过,每一项工作他都力求做到最好。气柜一般设计院的图纸十多个项目都是8根两芯电缆接入气柜内部,传送气柜活塞升降倾斜和煤气泄漏的8台仪表信号。晋崇奇带领团队通过技术改进。将8芯电缆改为了2根多芯的,减少了以气柜总高度为长度的6根热镀锌管悬空安装的工作量和6根电缆的敷设量,使得活塞升降电缆敷设、收集更为简洁,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了项目的施工安全。
24年来,他协助、配合和带领电气安装调试工作团队先后参与了一百多个项目的电气安装调试作业。在各个工程项目中发挥领军带头作用,从公司实际出发,设身处地地为业主考虑,遇到问题勤思考,以身作则,编制施工工艺、规范、质量安全措施,保障了项目施工进度、质量、安全,为项目实施节省了大量成本,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在创新研发工作的基础上,晋崇奇极力推动创新研发成果在项目上的推广及应用,在煤气柜、电力供电、大功率磨机、计算机监控系统等行业领域产生了不小的价值,通过这些成果的应用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通过多年的努力,晋崇奇已经成为了在电气方面具有较高技术修养、技术水平和技术管理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技术专家、公司首席工程师、云岭首席技师。
育心育人 传承工匠精神
李大大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一时成为全国各行业热议的焦点。
建筑业是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行业,战国的鲁班、隋朝宇文恺、唐朝阎立德、宋朝李诫、明朝冯巧等一大批建筑工匠。他们用一座座精美的建筑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最为可贵的“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成为了建筑人的优秀传统,并在不断的弘扬和延续当中。
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晋崇奇认为,除了对工作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以及对待专业的提高追究不止以为,更应该具有育人育心的品质。
他说道,我们在培养年轻技术人员的时候应该因材施教,发扬他的长处,弥补他的不足。鼓励年轻人向多个方面学习,激发他学习的兴趣,不管是什么专业年轻人只要感兴趣都可以去学,只要把基础学扎实,通过在工作中的运用,不断的总结,都可以做出一些成绩,可以成为人才,甚至成为专家或者院士。同时,作为师傅们也千万不要抱有教好徒弟饿死师傅的想法,将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才能真正的发扬工匠精神。
许多项目在遇到电气技术难题的时候,总会第一个想到晋崇奇,因为无论是谁向晋崇奇“求助”,他总是倾尽全力地为项目解决难题。他说,我觉得别人有不懂的问到了我,我就有义务帮助他解决,这是我的责任。
多年来,除了加强自身的学习,晋崇奇一直积极帮助指导其他电气安装调试人员提高操作能力,在他的帮助指导下已有5人取得高级技师,16人取得技师。担任公司电气安装调试培训教师期间共计培训400余人次。
9月9日,集团工会主席陈文双为晋崇奇颁发“第三批云岭首席技师”奖金,并为“第三批云南省职工技师工作站”授牌。晋崇奇在会上从个人简介、工作经历、技术传承、所获荣誉和心得体会几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他的成长故事。他说,工作以来,从学徒到独立工作,是领导的信任、师傅的教导和同事的支持,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够在攻坚克难的基础上持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希望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大胆创新,把经验和成果传承下去,为公司的发展尽力,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专业技术人才。
从小学徒到大师傅,晋崇奇对待专业始终坚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用行动展示了工匠精神,并将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记者:陈佳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398号